教科版小学科学浙江省优秀课:四上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林浩
林浩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舟山 林浩
【设计思路】
在《声音》单元里,学生将去探索关于声音的各种问题,其中本课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核心问题,也是研究声音传播,振动频率与音高、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等奠定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生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认识,教学中有必要先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进而通过第一个活动“使物体发声”,让学生初次有意识地关注到物体的发声。活动后再让学生谈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就会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更加确定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实证,不断强化学生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方法与过程。学生提出的观点一般聚焦在“物体发声是由于力的作用”和“物体发声是由于它在振动”这两个主要方面。无论是何种观点,教师都应让其提供相应证据,并请不认同该观点的学生提出反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达成的目标是通过对比“受力但不发声的物体”和“受力并发声的物体”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开始关注物体的振动。
在第二个活动中,教师将带领学生研究物体在发声时是否有振动的情况。这个活动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观察到振动现象明显的尺子和橡皮筋,第二个层次是会借助不同的感官和辅助材料来帮助观察发声中的物体。学生将在这个活动后第三次谈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能达成共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结束前的应用拓展活动。首先是借助锣的发声和停止发声强化学生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结论的认同感。其次以感受声带的振动来体验不同物体在发声时的振动,继续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最后教师从情感价值观上提出不仅可以探究声音,还可以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有提供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意识。
3.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
4.能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积极找寻物体在振动的证据,知道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借助触觉和其他辅助材料等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能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概念是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观察到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的证据,也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老师和学生:音叉、钢尺、橡皮筋、鼓;一个演示展台;水槽、栓有细绳的乒乓球、若干个泡沫粒,等。
【教学过程】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导语:在声音这个单元,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关于声音的很多问题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提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第一次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看法)
1.用不同的方法使物体发声
导语:看来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物体是怎么样发声的
出示材料和要求:音叉、橡皮筋、钢尺、鼓,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小组活动后汇报并板书
2.物体发声的条件
导语及提问:同学们通过敲、拍、拨、弹等方法,让这几样物体都发出了声音。现在你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跟原来还一样吗?说说看(学生第二次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看法)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提炼为两条:(1)声音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师请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或提出证据反驳不认同的观点。
二、推进对物体发声的条件的认识
1.力的作用不一定让物体发声
比较压弯的直尺(不发声)和弹拨后的直尺(正在发声)。
为什么压弯的直尺没有发声,这与刚刚同学们弹拨后的直尺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吗
如果物体发出声音不是因为力的作用,那会是振动吗?
找出他们在振动的证据。
三、物体发声时会振动
1.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物体振动
教师出示记录单,请学生先找出能明显观察到振动的发声物体,记录现象。
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出示尺子和橡皮筋的慢动作视频。
小结:观察到的尺子和橡皮筋的发声现象都是一种往返运动。
2.借助触觉和辅助材料观察振动现象
音叉和鼓的振动现象不明显,有办法证明它们也在振动吗?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音叉和鼓的振动。
学生汇报后,教师播放音叉和鼓的慢动作视频。
3.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点是都在振动
出示四幅动图,你能说说它们在发声时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了吗?
小结: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称为振动。
4.停止振动,物体还会发声吗
锣在发出声音时有没有在振动?这说明什么?
如果让振动的锣停止振动,会怎么样?
提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第三次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拓展活动
五、板书:
来源 | 小学科学教学